《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助力汽车芯片产业发展

作者: 侯妮妮,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转型发展,作为汽车电子系统核心元器件的汽车芯片,在汽车新技术应用和功能提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在汽车芯片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2024年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梳理编制并正式印发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根据《建设指南》,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技术结构将以“汽车芯片应用场景”为横向出发点,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智驾系统五个方面;根据标准内容分为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匹配试验三类。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汽车芯片产品被分为10个类别: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其他类芯片。

《建设指南》提出了根据“基础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加大力量优先制定基础、共性及重点产品等急需标准,构建汽车芯片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基础,并就十大重点建设的芯片种类指明了标准重点建设方向。

《建设指南》还提出,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明确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基础性要求,满足汽车芯片产品安全、可靠应用和试点示范的基本需要;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及匹配试验的通用性要求,满足构建安全、开放和可持续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的需要。

实际上,早在2023年3月28日,工信部就发布《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外,2023年12月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法规工作委员会汽车芯片专业委员会在无锡正式成立,组织行业单位参与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进行标准研究及修订,对标准实施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价。

在《建设指南》发布之前,行业内尚无国家层面的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性文件。《建设指南》的提出解决了标准缺失这一困扰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发展的问题,将助力填补我国汽车芯片标准空白。《建设指南》发布后,汽车及芯片行业相关标准化组织,将统筹行业力量,基于标准体系架构共同开展汽车芯片标准研究制定,同时加大力量优先制定基础、共性及重点产品等急需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引导技术创新和跨行业合作,最终将促进良性竞争和共同发展。